仅仅7天的审批时间,一家除了人才和技术,“一无所有”的公司在南京银行获得贷款,得以起死回生。传统的信贷规范和流程无法产生这样的结果,但是,依托创新的经营理念,南京银行正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成长动力。
专营,更专业
南京中山路268号汇杰广场一楼,南京市政府授予的“科技银行”的牌匾非常亮眼。
从8月3日开始运营的一个月里,科技支行已先后发放27笔贷款,计划增加授信约1.88亿元,其中首笔贷款7笔,金额6500万元,新增贷款11笔,金额5850万元,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9户,金额3000万元。
他们的放款对象大部分是正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通常处于轻资产、无抵押、尚未形成规模销售的状态,原本是银行很少涉足的领域。南京银行之所以敢于“吃螃蟹”,并非盲目而为,而是因为掌握了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利器。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的快速投放,最根本的是更加专业的管理体制。为了开拓科技型小企业业务,南京银行采取了准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专营支行,专注于科技金融服务,不做其他银行业务。
具体而言,南京银行对科技支行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准事业部制,单独授权、单独考核、单独管理、单独给予资源配置。在授权上,给予科技支行一定的授信审批权限;在考核上,给予科技支行政策倾斜,侧重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客户数量、新增贷款数量、客户成长性等指标的考核;在管理上,将科技支行作为总行直属支行管理,并在总行设立“科技金融部”,实行“部行一体” ,内设营销、产品、管理、审批“四大专业团队”。管理体制的创新,同时需要先进的营销和风险分担模式与之配套。
针对科技支行的准事业部模式,南京银行创造性地采取了“1+8”的营销模式(即一家科技支行+八家中心支行),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首笔业务,均由科技支行在信贷系统里直接发起并办理;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存量科技企业新增业务及成熟期科技企业的所有业务,由各中心支行直接发起并办理。科技支行负责产品设计以及全行科技金融的营销和服务牵头推动和条线管理等工作。
科技型小企业自身的客观风险水平,决定了南京银行必须走大金融环境共建、金融风险共担、金融利益共享之路,以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为此,南京银行与创投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小贷公司、科技创业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投资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创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根据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为客户提供度身定制的差别化金融产品和全方位金融服务。
不看资产,看前景
去年9月,一家由“紫金人才计划”成员、美国硅谷的“海归”人才创办的公司,正式入驻南京白下高新区,专门从事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发、生产实施等,拥有10多项中国和美国专利。但是,该公司办公面积不到500平方米、仅拥有二三十名员工、运营1年仅有50多万元销售记录,为了维持正常运转,账面上已出现280多万元的亏损。除了技术和人才团队,公司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这样的企业按传统信贷流程很难贷到款,但南京银行科技支行的专营团队运用专门的信贷测评系统对该公司进行测评后,非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在7天内放款500万元,并特别给予执行基准贷款利率的优惠,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该笔资金的帮助下,公司顺利签下一笔1100多万元的大订单。
“我们‘神速’放款,并不是审核不严。”南京银行珠江科技支行行长朱华说,“我们为科技贷款制定了专门的信贷测评系统,与传统企业贷款看资产、销售额不同,对初创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我们主要看技术、专利和人才。”
在南京银行看来,这样的业务不是个案。因为,该行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发展、重创意”的特点,打破传统贷款模式,制定了差别化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审批标准,淡化财务因素比重,更关注非财务因素和行为表现的评分,探索无形资产未来价值发现机制,适度降低了客户准入门槛,减少有形资产抵押贷款。
同时,鉴于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市场风险大、技术和核心人才易流失、贷款总体风险高的特点,为体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南京银行将科技支行抵补后风险容忍度放宽至5%(据了解,目前同业最高为4%)。
“及时”是小企业在经营过程对资金获取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南京银行建立科技金融绿色审批通道制度,坚持优先审批和即时审批的原则。对于300万元以内(含300万元)的授信申请,由科技企业专职审批人采取“双签”方式审批;对于300万元到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授信申请,由科技企业专职审批人采取“三人会商”方式审批;对于1000万元到3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授信申请,由小企业金融部专业审批团队审批;对于3000万元以上的授信申请,才由总行授信审批部审批。同时引入专家评审机制,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
“成本”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时顾虑较多的一个问题。南京银行对于纳入市政府重点支持和扶持的科技型企业,在“财税扶持”和“风险分担”的前提下,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并且不提综合收益率要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于不在政府支持名单内的科技型企业,按照商业化原则合理定价,给予适度优惠。
今年8月,南京银行推出了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鑫智力”系列产品,项下包括:专利权质押贷、软件著作权质押贷、商标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联合贷、投联贷、税联贷、保联贷、倍增贷、政府采购贷等,根据不同科技型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客户量身定制差别化的金融产品和全方位金融服务。
同时,借助该行在金融市场和投行业务方面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南京银行还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债权融资工具,拓宽企业多元化债权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截至目前,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近58亿元,较年初新增18亿元,其中,南京地区科技型企业贷款24亿元,较年初增加3.5亿元。科技金融已成为该行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南京银行希望,通过1-2年的努力将该行打造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和领先同业的科技金融服务银行。